做一本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好故事 x 兩境】以下文章段落取自:《兩境—台馬文化人的在地創想》
文:張鐵志 -《VERSE》雜誌社長暨總編輯
引言
從《號外》、《新活水》到最新的文化雜誌《VERSE》,張鐵志不斷以媒體人的身份介入文化事件,用敏銳與熱情的眼光觀察文化對時代的影響,同時書寫與記錄社會進程與建造的每一個重要時刻。於是一家嶄新和負起革命意義的媒體誕生了,緊扣文化界、領著文化人,一起創造屬於這個時代的精神面貌。
記錄當代文化面貌
我們眼前的聲音越來越混亂與吵雜,語言越來越廉價,表象越來越取代思考,彷彿輕薄短小或者譁眾取寵才是王道。
尤其文化在台灣的媒體領域,特別邊緣化。主流媒體甚少報導,而雖然我們有不同文化專業領域的媒體,但是缺乏跨界的對話。
一個新時代的精神必須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累積上,因為文化是關於我們是誰,我們的過去與歷史,以及我們未來要去哪裡。
因此,我們需要一個全新媒體去紀錄、詮釋,甚至參與形塑當代台灣文化的面貌與精神。
這是VERSE的初衷。
成為“當代”的媒體,是VERSE的自我期待和回應時代的社會急速遞變。(VERSE提供)
衝擊腦袋和眼球
在過去十多年來,我跌跌撞撞地參與了不同媒體,這些媒體涉及不同領域喊和不同媒介,
— 台灣的《新新聞週刊》副總編輯
— 香港的《陽光時務》台灣總監
— 香港《號外》總編輯暨聯合出版人
— 台灣網路深度新聞報導媒體《報導者》共同創辦人與總主筆
— 台灣《數位時代》首席顧問
— 直播網路政策節目《政問》總編輯和主持人
— 文化雜誌《新活水》總編輯暨社長
每一段歷程都是一場練習,我嘗試用不同角度(文化、時尚、科技、新聞…)理解世界,用不同媒介(雜誌、純網路、直播、電子雜誌)尋找製作內容以及和讀者互動的方式。
《新活水》是最近的一場實驗 。我們在2017年九月,從頭開始建立一個新的文化雙月刊,希望紀錄與介入台灣文化,希望凝視台灣新出現的文化創作浪潮,所以從第一期談三十年年解嚴的文化爆炸,到「新台劇」、「Zine世代」、「台灣美學」、「給大人的漫畫」等,我主編了兩年十二期,特別是我們用和現有媒體完全不同的設計美學,創造一種衝擊性,因為我希望我們的內容可以衝擊大腦,視覺可以衝擊眼球。
其結果是我們不僅在雜誌排行榜上多次第一,更在2019年在台灣出版界最重要獎項「金鼎獎」拿下三個大獎:最佳雜誌(人文藝術類)、最佳主編和最佳設計。
2019年底,我覺得也許是時候,自己辦一本理想中的雜誌。
《新活水》嘗試新穎的設計美學,讓內容可以衝擊大腦,視覺可以衝擊眼球。(張鐵志提供)
思想美學的載體
我們生命中或許都有一些被雜誌衝擊的經驗,不論在其中獲取了重要知識,找到了幾種理解世界的不同姿勢,或者捕捉到了某些神秘的靈光。
我在後解嚴的劇烈社會轉型中進入大學,赫然發現這裡雖仍是我居住十八年的城市,但一切顯得無比陌生:舊秩序與規範迅速崩塌中,新的觀念與語言從書中和街頭來到我眼前爆炸。我認真地考掘當下或稍早幾年前的雜誌如《當代》、《人間》、《南方》,試圖尋找理解轉型中台灣的知識座標。
新世紀之初去紐約念書,從《紐約客》到《紐約書評》到《村聲》仍然是我理解這個國家從主流政治到地下文化最重要的指南針。
所以,這一路來的知識追尋與對時代的理解都少不了雜誌,當然更不要說各種領域的有趣雜誌,不論是九十年代的《影響》或者英美搖滾雜誌。
而在今日數位如空氣的時代,雜誌這個媒介仍然是無法被取代的:因為在大量快速生產的破碎資訊與更完整知識的書本之間,雜誌是對當下發生事物的系統性詮釋與回應。
同樣重要的是,從早期開始,就有許多雜誌不論封面或內頁都非常重視視覺設計,可以說是「思想美學」的載體。
因此,如果我們要記錄與討論台灣正在浮現的文化趨勢與現象,要認真思索這個時代的重要課題,我們需要一本深度又迷人的雜誌。
那是為何VERSE是雙月出版的雜誌書,因為兩個月能讓編輯部深入挖掘故事並鑽研如何用編輯與設計讓故事好看,也因為雙月週期可以讓讀者慢慢閱讀。
在這個資訊破碎的時代,我們需要慢下來,建立慢新聞的傳統,用更多脈絡來理解世界。
我們是編輯與設計這門技藝的信仰者與探索者,並且期待你在這裡重新發現雜誌的樂趣。
文化是我們最在乎的價值
VERSE這字的原意是韻文,是詩或歌曲的段落。
因為咱的時代是一個美麗的時代,有自由的聲響,有飽含生命力的節奏,因此我們的每一期雜誌、每一篇報導,累積起來就是一首屬於當代台灣的詩歌。
VERSE是一個全新混種的文化媒體,我們以文化為核心書寫時代精神,因為文化是關於我們最在乎的價值,關於我們的每日生活,也關於我們的創造力與想像力可以走多遠。
我們希望把文化帶到更遠的地方,打破我們習以為常的疆界。因此我們雖然以文化為支點,但會討論公共議題,探索正在轉變的價值理念,挖掘正在湧現的生活方式,也會剖析創意產業的商業策略。
VERSE是一年六期的雜誌書加上數位內容和網站;同時,我們相信文化不只是要被閱讀,也要被感受和體驗,因此將策劃各種文化活動,從讀書講座、看展看電影,到旅遊飲食。
2019年張鐵志帶著一批文化人、設計師和策展人在檳城的設計論壇演講,分享的是設計與創意的理念,但表達的卻是對土地的濃厚情感,更是期望把自身的文化帶到更遠的地方。(由喬治市藝術節提供)
我們與世界的關係
雜誌必須有態度,所以每一期雜誌封面故事都是一個對於時代的提問。
創刊號封面故事是Why Taiwan Matters:台灣對世界的獨特價值。
2020上半年的全球疫情讓台灣重新被世界看見,但是我們真的知道如何述說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價值呢嗎?除了自由、民主、多元等抽象價值,我們足夠瞭解這片土地上的美好與勇敢嗎?
起碼我覺得自己還不夠瞭解,所以我們上路,開啟了這個尋找答案的旅程。
創刊號的封面故事提供了許多思考線索,從前副總統陳建仁的專文到彰化女孩得到世界冠軍的果醬。我們更大膽推出三個封面:唐鳳、雲門舞集新總監鄭宗龍和Akame餐廳的原住民主廚彭天恩,作為對這問題的三種回答、三種態度——但其實,他們本質上都有同樣的精神,都是用這土地的不同養分,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並且能不斷前進創造新的可能,為台灣打開新的邊界。
這是他們所教導我們的,也是最重要的台灣價值。
事實上,這期所有故事主角都是這樣的人,而且當然這裡的答案遠遠是不足的,因為台灣太豐富了,所以,這個創刊號的提問其實是VERSE未來會不斷上路追尋、持續寫下的答案。
看見新的道路
一本雜誌當然很難改變世界,但某一頁的一段話或一張影像或許能觸發對於我們自己的文化、對我們所處的時代,有更多的討論與想像。
讓一場新的對話可以開始,讓一個理念可以被看見。也許這樣已經足夠。
人們說在這個時代要辦一本深度的雜誌很瘋狂——也許是,但是沒有冒險,就不會讓我們看見新的道路,並且走得更遠。即使我們並不真的看見前方的風景。
而且我們在路上與各位相遇了。
我們的同樣信念,讓一場小小的文化改變或許可能出現。
VERSE這半年的醞釀期是我們這代人所遇過最灰暗的凝滯時光。但幸運的是,我們誕生的此刻,台灣正要重新啟動,正要重新奪回屬於我們的2020,開啟下一個豐盛的十年。
我們是VERSE,我們用文化書寫時代精神,並且邀請你與我們同行。
VERSE內容屬於生活的、文化的、和現代人都迴避不了的經濟的、商業的深刻剖析。(VERSE提供)
張鐵志【小檔案】
一頁文化社長,青鳥書店總顧問,《VERSE》雜誌社長暨總編輯
媒體
2012年 《號外》雜誌總編輯暨聯合出版人
2015年《報導者》總主筆
2015年 網路直播節目《政問》主持人兼主編
2016年 《數位時代》首席顧問
2017年 《新活水》雜誌總編輯、社長
2020年 《VERSE》雜誌總編輯
著作
2004年 《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
2007年 《反叛的凝視》
2010年 《時代的噪音:從狄倫到U2的抗議之聲》
2012年 《愛上噪音》
2013年 《時代正在改變︰民主、市場與想像的權力》
2014年 《文藝復興我地》
2016年 《燃燒的年代:獨立文化、青年世代與公共精神》
2019年 《想像力的革命: 1960 年代的烏托邦追尋》
策展
2018年 台灣「華文朗讀節」總策劃
2018年 東京「Taiwan Plus臺灣文化節」
2018年 馬來西亞「品牌設計論壇」聯合策展人
2019年 台灣「台灣設計展」總策劃顧問
2019年 馬來西亞「咖啡朗讀節」聯合策展人
獎項:
2018年 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新活水》
2019年 金鼎獎人文藝術類最佳雜誌、不分類最佳設計、最佳主編—《新活水》
《兩境》出版訊息
書名:兩境—台馬文化人的在地創想
主編:莊家源 張鐵志
出版單位:城視報
出版日期:2020年11月
售價:非賣品
為振興出版行業、鼓勵優質出版品,也為書店打氣,讓大家走進書店買書,推動閱讀風氣 ; 凡到指定書店消費滿RM100或以上者,即可獲贈《兩境》一本。每人限一本,貨源限批,送完爲止!本書於11月11日正式上架,送書詳情請參閱城視報FB:Penang City E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