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有時在沙漠行走 有時在海中徜徉

Updated: May 20, 2020


 

馬金泉 — 舞蹈家


柔佛新山養成,前往香港學舞,也去過臺灣和美國,後來回到自己的土地,開創了馬來西亞首個華人專業舞團,名為「共享空間」。馬金泉曾是臺灣著名舞團「雲門舞集」的專業舞者。年少時期,他在吉隆坡蘇丹街的紫藤當過工讀生,因而懂得一些茶藝,櫃子上有一輩子也喝不完的茶。愛看書也愛寫寫文章,家中有一座藏書閣。不喜歡嘈雜的地方,窩在家中養養萬年青最自在。歲月不饒,但心常青。


圖:共享空間、藝品創作


馬金泉來自單親家庭。以往艱苦的年代,孩子都送給別人養。八個孩子,最終只湊回了五個。年少時期的馬金泉,在課余時間參與過制服團體和劇社,在尋找人生理想的路上,仍像個半浮在空中的失措少年。直到一天,偶然經過禮堂看見同學在跳舞,大家隨著旋律舞動,那安靜的樣子,那優雅的舞姿,馬金泉當下心馳神往,於是偷偷報了名,那是他舞蹈生涯的第一克重量。母親獨力撐起一個家,他盡可能不讓家人煩心。面對成長過程的疑惑,他透過舞蹈與自己對話。年少經歷的苦難,因舞蹈的重量,讓心變得厚實。馬金泉輕輕地說:「我覺得我的生命就要這個。」


「共享空間」專業舞團為第15屆花蹤文學頒獎典禮掀開序幕,開幕舞為「四海花蹤」。

馬金泉編舞認真,會親身示範旋轉動作,讓舞者們能抓到舞姿中的韻律。


在工作上,除了舞蹈室,馬金泉最需要的,就是一張很大的辦公桌。他不喜歡凌亂,所以小物品都整齊安放好在專屬的角落。生活有條有理,在創作的過程中,他要的卻是自由遼闊的世界。「有時行走於沙漠,有時徜徉於海洋」。創作的時候,時而思如泉湧,時而乾股貧瘠,但他都要自己坦然接受這些起起落落... ...




0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