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不要 一把完美的 提琴

Updated: May 20, 2020


 

王祺偉 — 製琴師


霹靂怡保人,現居吉隆坡。祺偉是馬來西亞極少數的全職製琴師,副業是奶爸。每天早上送女兒們去上學,愛曬女兒們的生活照。家庭日去過國家動物園,也去過島嶼和海邊。小女兒喜歡吃冰淇淋和唱歌,三歲已經開始學琴了。自己主修爵士樂,玩的是低音提琴和爵士吉他。母親玩管風琴,那是世界上最大的樂器,一家子都離不開音樂。目前常做的是調音、演奏;當然,還有製琴。


攝:藝品創作


一排整齊懸掛著的手工小提琴,讓人看了心情非常療癒。


早上送女兒們去上課後,王祺偉就會躲在工作室製琴。


一把提琴的黃金期是在七年後,時間能讓樂器的音色更渾厚。新琴音律缺乏自然的木質感,任由技術再好,亦無法複製。當初,選擇前往哪個國家進修,他在取捨中聽取內心的聲音。美國製作新琴的方式大膽創新,會在提琴的外型上做改革;但他認為,古琴的製造方式都是幾百年前的工藝,所以最終選擇了到提琴的發源地,而製琴也是義大利克里蒙納當地的古老行業之一。在那樣的環境薰陶下,祺偉度過了兩年的時光,因為惦記家人決定回國,亦立志把古老製琴藝術帶回自己的土地 ... ...




1 commen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