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有人情味的包子,撐住!

Updated: May 21, 2020




我們如何走過馬來西亞的春夏

故事系列丨【餐飲】


撰/圖:鄭慧芬

新樂茶室老闆的女兒,性格大喇喇的神經質白羊座女人。多年前放棄了一份每天打扮得體上班,時間到了就午餐,五點到了就離開辦公室的優差,而寧願待在家族店裏,跟父母兄弟一起打拼。

 

充滿人情味的老店


我的老店已有五十年歷史,位於一個靠海的小漁村。


由於通往瓜雪高速公路的出口與我們這個漁村,是兩個不同的方向。轉左去我的老店,轉右去瓜拉雪蘭莪市區、適耕莊或者大港,所以很多遊客一般上都會忽略掉我們這家老店。 雖然是個小地方,但是我和家人多年來透過各種方式宣傳,老店也算是經營得相當不錯。


為了讓更多年輕人接觸我們的老店,我們也推出了新穎又不失傳統文化的食品,也慢慢提升了我們包子的口感。家人嘗試引進新的機器,以半機械化的製作,製作各種口味的包子。


2020年,面對新冠疫情的打擊,老店受到的影響,也許遠遠超乎你想像。然而,這過程讓我看見我家老店的人情味,無悔當年捨棄了白領一族的工作,也慶幸自己此時此刻和家人一起跨著難關。

各款可愛的小包子,是新樂茶室的熱銷產品。


食物運送的安排


3月18日開始,馬來西亞進入行動管制令。投身於餐飲業,我深知這一次的挑戰並不簡單。


面對越來越冷清的馬路,越來越少的顧客,越來越空的收入,員工們開始緊張,甚至開玩笑的問:“老闆,我們一定有薪水的噢?可是我們好像也沒有做什麼工作呢,一直坐在那邊。”家人淡定回答:“別擔心,該出的薪水一定會出。”轉個身的時候,卻是眉頭緊鎖。


這個時候,怎麼可以犧牲員工呢?


在度過疫情這道難關,家人是最大的支柱。


我和家人為這一次的大改革,都付出了很多。看著直線下滑的營業額,我們開始察覺到,這樣下去不是辦法。開了無數次的家庭會議,我們一直糾結著,在這樣的情勢下,如何讓司機安全地把我們的包子送到每一位顧客的手上。


我們考慮到,老店現有的司機沒辦法兼顧各種安排。我們需要特別培訓過的司機團隊,包括如何接收訂單、如何跟顧客溝通,連安排路線,我們也需要在這群司機團隊裡找出一位領導能力稍強的領頭羊,負責策劃每一天的路線,幫忙同事分配工作,遇到緊急事情的時候他們可以互相幫忙,等等。




網絡宣傳的挑戰


接下來,就是如何透過網絡進行宣傳和接受訂單。起初,我們一開始以為就讓現有的臉書平臺做一做宣傳即可。但是家庭會議後,我們開始釐清,不能那麼草率。如果這個下單的平臺沒有做好,我們可能會迎接排山倒海而來的問題。如果做得不夠清晰,顧客將不明白如何下單,詢問問題,也會造成他們在下單過程中很無助,進而放棄。


我們徹夜未眠,齊心協力,終於用了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把這些問題都暫時解決了。感謝我們這一群心甘情願默默付出的團隊們,沒有他們,我們這個外賣服務沒辦法開始進行。



回饋社會


我們新樂茶室所成立的迷你圖書館,幫助這裡的貧窮家庭,有機會閱讀更多的書,還把店裡當成一個中介站,收集嬰孩的物品,派發出去給單親媽媽。


在這個疫情時期,我們也留意到,村附近有很多獨居老人家、不會下廚或者沒有廚房的年輕遊子,所以與其休業,我們還是選擇轉換方式,繼續營業。



我們不怕嗎?怕,真的怕。只能確保,戴口罩、消毒措施不能少。


我從小看著家人的經營理念,所以很小我就知道,除了做生意賺錢之外,還得回饋社會。家人對於行善不遺餘力,只要是能力所及的,他們很少拒絕。


有時候,靜下心來,仔細的想一想,很多事情,並不是偶然的。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好像在延續著家族生意的使命。


希望這疫情儘快過去,雨過天晴。

 

購買好故事創刊號,支持我們繼續創作。記載在地故事,分享美好生活。

「好故事」現已開放產品詢問咯。

只要你的產品有好故事,歡迎洽談!任何有關產品詢問/企業策劃/品牌推廣/合作夥伴,請電郵 sayastories@gmail.com,我們會儘快回覆。

7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