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知,緩緩前行
我們如何走過馬來西亞的春夏
故事系列 丨【生活探索】
撰/圖:陳業潤
文稿翻譯撰寫兼任Mano Thinking雜誌館館長。喜好茶事,愛植物,閲讀此事并無過多附加的理想主義,無論閲讀書寫,只有純粹地在字裏行間找到情感出口。
經歷了長時間的活動限制,不曉得此刻的你是否也因此變出了什麽新花樣?還是依然故我呢?許多人都不斷提起,這場疫情後,世界已變了模樣。想著倒也是,無常此事恆常俱在,非關疫情不疫情。因無常而變化,否則就無從説起。生活議題很大,每個的人觀點角度不同,但自己想要從比較小處著眼。所謂生活狀態裏的 “好”,不外乎就是足夠的自由度與伸縮性。
平日常與多人來往交際,這次卻讓自己多了時間和機會與自己獨處。有説獨處此事甚難,平日多人往來,自己和周遭都是在相互影響,一下換了只能長時間面對自己,不習慣是有的。雖然此前,日常上下班生活,有些朋友覺得想要在生活裏做一些改變,卻又因繁忙而耽擱。試想此次經歷,讓自己再度思索,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你會有什麽改變或向往?
就拿自己來説,管制令前夕,從朋友處帶回了幾盆植物,讓自家小小園圃增了翠綠。自從國外歸來以後,開始種了盆栽,一盆盆矮小灌木到半大喬木,從多肉植物到香草。每每有了新的植物,仿佛是新的小朋友誕生。植物都不開口説話,雖是靜謐,但也卻盡量以自己的方式傳達各自心情。每長高半分一寸,還是發芽冒葉,都是他們給予各自心思的回應。聽説土壤中所含的微生物能夠協助抗憂鬱,讓自己更加放鬆,讓血清素提高。另外,在與植物相處的階段,可以看得出部分植物,經過日曬雨淋,還是放置在室内,其變化的程度迂迴。雖有些植物不能過分曝曬,但是,有些植物需得歷經日曬風雨,才能讓自己茁壯成長。
管制令實行前,爲自己安排每周一次習茶,已共四次。這課頗爲特殊,沒有規範課程。茶師先生信手拈來,把想要在茶課裏教授的知識和竅門,在聊天中完成。我喜歡這般非制式方式上課,聼先生一席話邊筆記,但覺能在心頭留下的,就是自己所得。至少這樣反復吸收練習,知道那些部分能再補一補。畢竟茶的學習,是在生活裏練就。茶範疇甚廣,看似一小壺,卻把天地藏在裏頭。從植物在峻嶺到平地栽種的學問,到影響政治經濟等大事,牽涉文化歷史的演變,到性情陶冶乃至氛圍營造。茶就并非只是飲料,而是撐起生活裏方方面面的事。無論是從茶對其所衍生的事物而感興趣,抑或是從題外話推敲回到茶事事跡而好奇,其中相互影響的關係,已是分不清了。對於學習茶這一件事,把知識從被動吸收變成了主動尋找,以茶爲中心展開所牽涉的種種學問,讓所知的有其連續性。
行管令期間,朋友提了一個游戲讓自己把曾讀過或喜好的書籍,做一次分享。想著該如何呈現,雖然自己認爲閲讀是件私密的事,也是再普通的事。可是身邊的朋友或許也會好奇,到底自己閲讀的書籍有哪些。我翻箱倒櫃找了一些早期買的書籍,讀了已忘或未讀亦罷。重新翻了幾頁再讀,有些書當時看不懂,如今再看卻有了另一番體會。像是以不同角度來回看字裏行間要表達的事。有些字句,讓自己從細微處斟酌看待事物或問題。當時與現在的不同,興許是日子的潛移默化,慢慢地改變吧?書中的一章一節,或有對照著經歷,抑或提供新的看法,乃至漫無目的的純粹,都是自己的奇遇。
這段期間有了個小插曲,讓自己做了之前并未嘗試過的事情。自己和朋友合作,做了播客(Podcast)節目。朋友説讓自己有個空間去分享自己喜歡的事,亦沒有負擔的方式來聊天,把想要聊的事以各自方式來呈現。這樣的嘗試,讓自己可以在呈現的時刻,可以整理思緒,也給了自己另一個新的學習空間。
以上所提皆非嗜好亦非任何改變,除播客外,其餘已儼然成了生活無可分割的部分。其中已非是單純快樂,更多的是生活裏屬於自己的自由和自主,亦是另一種出口。這段疫情,比較像是生命轉彎,仿佛像是把已經完成的擊碎,把熟悉的破壞,再重來。我相信正在閱讀的你,生活裏總會有一些可控性和非可控性的部分。發生這樣的狀況擾亂自己所熟悉的,恐懼的生起皆在於“未來會如何”,“我依舊能做些什麽?”,排山倒海的思緒,讓自己無法對預知有所把握。轉個彎像是平緩的河流奔下未知的懸崖,但生活是自己的,你唯有能把握的就是在未知裏探索。 把所思考的議題列出來,從可實行的部分著手,或許能緩衝所謂的恐懼。河流轉彎的同時,喧鬧亦會此起彼落。生命裏適時的獨處,讓自己平衡内外的過度喧鬧 ,進退自如。今後世界的速度會持續增加,把自己想要的做好,是面對未知的一項可能。
此刻的你還好嗎,不知是否在過著自己向往的生活?
購買好故事創刊號,支持我們繼續創作。記載在地故事,分享美好生活。
只要你的產品有好故事,歡迎洽談!任何有關產品詢問/企業策劃/品牌推廣/合作夥伴,請電郵 sayastories@gmail.com,我們會儘快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