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類是原始赤裸 絕類是坦誠面對自我
Updated: May 21, 2020
身是只能不停前進的過程 心卻還能搭上反方向的列車
「里程.旅程」後的倒轉人生
HUSH_詞曲/李欣芸_製作 英倫搖滾叛逆風味顛覆情歌王子
〔絕類〕孤獨自癒推薦-反方向
在每個反方向的路途遇見另一個自己 記得問他:你好嗎?
光良:「很多時候心裡回頭預設當初另一個選擇的結果,並不是後悔現在的生活,而是在反覆思考後,更能確定現在的樣子是自己要的。」
如果說「里程.旅程」是身不停前進所經歷的所有風景與過程累積,那唯一可以搭上反方向列車,回頭看看過去自己的就是心,光良全新專輯的第二波推薦曲「反方向」,其實就是「里程.旅程」後的倒轉人生。
「反方向」的詞曲皆由「里程.旅程」填詞人HUSH填寫,製作人則是在上一張專輯首次和光良合作「是不是還少了什麼」就合作出驚喜巨大火花的雙金製作人李欣芸再次擔鋼。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常常在心裡想「要是當時做了選擇,會怎麼樣」,那不見得是對此刻當下的後悔,更多是一種懷疑自我,想知道更多自我的過程。像是其實我可以這樣,也可以那樣,我只是當初做出了一個選擇,「我」本身存在於這些選擇之上,而HUSH創作的這首「反方向」就是在寫這樣的一種心情,而這樣的心情本身只能在自己心裡進行,是一種無法和別人分享的孤獨。
而「反方向」製作人再度與金馬金曲雙金製作人李欣芸合作,雖然HUSH一開始來的demo只有簡單的鋼琴,但李欣芸老師在聽demo時,卻有許多豐富的音樂畫面,最後將這首歌付予光良少見的英倫搖滾風味,帥氣帶點叛逆的演繹,更是顛覆光良原本的情歌王子形象。製作人李欣芸說,這首歌每一個段落都有不同細節與驚喜,像結尾的一段鋼琴solo,就真的用「反方向」的指法去彈,到時請樂迷去細細品味,而光良的表現也絕對出乎大家意料。
如果可以,光良想回到人生的哪一個階段看看自己做出另一個選擇的結果?光良表示,想回到23歲在決定要不要簽約當歌手的時候,如果當時沒簽約,設想現在就是一個電腦工程師,過著尋常的上班族生活,甚至也許早已結婚生子。但他表示,想看看另一個選擇會怎麼樣不代表後悔現在的選擇,更多時候反而這些假設的結果,會讓心裡更清楚現在的自己其實就是最好的。
如果你目前生活也如這首歌一開始所唱「就這樣了嗎 日復一日活出差不多的他」的那般百無聊賴,不妨在心裡,那個最不被打擾最自由的空間,進行一段反方向之旅,回去看看過去的自己,問候彼此「你好嗎」,也是某種自省自療自癒的旅程,因為在那裡,不需要偽裝,不需要說謊,可以表達所有反面的立場,雖孤獨但療癒和強壯。
寫一首歌 消化自己多年跨不過的悲傷情緒
那些突然從我們身邊帶走至親朋友啊 想你了
光良作曲X孔勝民填詞 製作人李欣芸混音到落淚
2020由衷思念之歌「想你了」
無論誰,面對至親離世的衝擊都是非常巨大的。「想你了」作詞人,同時也是光良多年經紀人孔勝民面對母親離去,一直想要去消化自己內心的感受,於是透過創作這首歌曲釋放出來,也希望大家想念任何摯愛親友的時候,聽這首歌心情會得到抒發。
母親已過世三年,孔勝民表示,在這三年間其實都在慢慢整理自己的情緒,不論是陽台的一角或散步的小溪旁,腦中都是一點一滴與母親日常生活的片段,完成這歌詞後,有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當時做了放下一切工作去陪伴媽媽的決定,也讓他覺得是沒有遺憾的。
歌詞中「清晨的蟲鳴沿著溪 漫步在草地」,是陪媽媽經歷過人生最後半年的真實場景,面對死亡這件事情已經是非常沉重的課題,但又是每個人必須去面對的問題,所以這首歌想用跟母親日常相處的點滴來敍述想念這件事,想讓聽眾聽完歌,有釋懷跟放下的感覺。生離死別是每個人必然去面對的,希望透過這首歌讓大家可以預先提醒自己要及時珍惜所有身邊人事物,把握當下人生才不會有遺憾。
而媽媽離去的那一年,正好也是如同光良家人般的狗狗小High離開的那一年,除了全程目睹經紀人失去親人過程中的心痛與掙扎,光良同時也在消化自己的悲傷,歌詞中許多場景與互動也完全符合光良和小High日常的互動,光良說,他至今還是常逃避在手機滑到小High的照片,想念總是會在某個時刻突如其來的,所以覺得勝民能寫出這個歌詞,是終於跨出自己心裡的一大步,我們都但願後來想念時,都是溫暖的回憶,而不是悲傷的情緒。而這首真摯感人的思念之歌,也讓製作人李欣芸混音混到想起自己的外婆,而忍不住落下想念的眼淚。
「想你了」製作人李欣芸,在編曲上特別用了古典音樂的優雅與電影配樂氣勢的起伏,來表達這首歌裡極內斂的情感。聽了這首歌讓欣芸老師覺得光良其實是被偶像包袱綑綁住的創作歌手,「他很會寫歌,主歌與副歌雖是不同key卻行雲流水,順暢不留痕跡」。這首歌曲欣芸老師說自己百聽不膩,非常光良,純淨、真摯、溫暖、感人至深。從這首歌引發思念,力道強勁,可能是逝去的母親、同學、寵物、或離開的伴侶⋯想你了是一發溫柔的催淚彈,間奏想像的畫面是在用力奔跑不斷的尋找那些想念的人事物⋯但最後仍是落空的遺憾感覺。
HUSH「爛天氣」+鄭興「雨中的讚美詩」
以天氣入題 探討人性與人生道路的黑暗與光明
〔絕類〕專輯中有兩首關於天氣的歌。一首是由HUSH創作的「爛天氣」,另一首則是鄭興作詞作曲的「雨中的讚美詩」。
「雨中的讚美詩」同樣是用天氣在形容一個人孤獨黑暗時刻的心情-在雨中的一絲絕望,我們習慣歌頌美好的東西,但當世界真相出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該如何面對?
每個人在追尋人生的道路上,多少會遇到風浪跟困難,但這首歌想讓大家去感受到我們在面對不如意或面對黑暗跟風浪的時候,我們要用什麼心態去面對。希望能帶給聽眾溫暖跟慰藉,不管在風雨或黑暗中都可以不害怕的前行。每個人都有信仰,但你在遇到不如意的時刻,都會有一個傾訴、思考疑問的對象。覺得讚美詩就是在一片汪洋中,當你覺得潛入漫長怎樣都走不到終點的時候,讚美詩可以帶給你一些光明與力量。
而光良也分享自己在年輕時候,也有過見不得別人好,不希望和自己競爭的人成功的負面心態時候,但後來他漸漸明白,別人失敗,自己也不見得成功,就像感情裡,你希望那個前女友或前男友跟他的現任情人吵架分手,但即便他們分手了,你也不會再是他們選擇的對象,冷靜的想通,理性的分析就是給自己最好的讚美詩。
法蘭Fran「失去了哭泣的能力」+韋禮安「是我不懂」
和自己對話V.S與別人溝通
繼上一張專輯「是不是少了什麼」後,法蘭黛樂團的主唱法蘭Fran在光良新專輯中再次獻出自己的創作「失去了哭泣的能力」。法蘭表示,這首歌是在深夜寫出來的,覺得在工作或與人相處上,年紀漸長後會關心更多人事物、在意別人看法,常常不是那麼忠於自己的內心,本著跟自己對話的概念完成了這首歌。而光良即使到了人生目前這個階段,他坦承並未失去哭泣的能力,只是以前的眼淚常因為委屈而流,現在的哭泣通常因為感動而哭,心境是完全不同的。
而韋禮安首次與光良合作,交出專輯中最寫實標準式的動人情歌「是我不懂」。曲中「是我不懂你的幽默」這句歌詞所提到的事情,很多時候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很感同身受的事情,通常會覺得很日常的事情(平常不會覺得有什麼特別),但在感情中是有點心酸的感覺,頻率沒辦法對到的時候、一開始不了解對方想要的是什麼…等等,這些日積月累就會讓兩人關係碰到一個斷層。
法蘭Fran和韋禮安這兩位新生代創作人,在製作人黃韻玲眼中都是非常喜愛的「絕類」,小玲老師覺得法蘭的創作非常「當代」,如果她身在80,90年代是絕對可以寫出大熱流行歌曲的創作人。而韋禮安的旋律也常讓小玲老師覺得很有親切感,只要聽過一次,就常在生活的某個片刻隨時可以哼出來。
新銳創作人與光良的首次音樂交會
黃則翔「蕨類」「漸好」挖出光良原始社交恐懼症
陳鈺羲「1901的上一位房客」帶光良回到離鄉念書的孤獨時光
新銳創作人黃則翔這次交出兩首優質的創作「蕨類」和「漸好」。前者用輕快的旋律包裝心裡黑暗跟嚴肅的主題,靈感來自於當時一面養鹿角蕨、一邊在看中島哲也導演的〈渴望>這部電影,片頭有一個故事帶給他靈感:中學生被霸凌,壓在水裡打,但中學生從水裡看這個世界,卻覺得其實非常美好,他心想是不是我不太適合這當一個人類?而也把抗拒社交的心情擺在裡面。
而「漸好」同樣在講社交的議題,有段時間則翔自己抗拒社交、不想出門,但後來過段時間他發現自己在改變,看見陽光折射在牆上的光影非常漂亮,想著:我們還沒有好,但只要我想好起來也許我就會好起來,相信我們都可以在自己抗拒的事情中漸漸好轉。
光良對這兩首歌也特別有感,因為自己從小就有社交恐懼症,尤其同時又害怕陌生環境的沉默尷尬,尤其後來進入需要大量接觸陌生人的音樂圈,他經過歲月的磨練,在外顯行為上已看似漸好,都試圖快速融入陌生的場合,但最心裡最深的那塊,還是那顆待在自己安靜世界的孤獨蕨類。
另一位新銳創作人陳鈺羲作品「1901的上一位房客」寫的則是人離開家鄉到異地居住偶有的愁緒。1901是一個房號,代表租屋處的房號,上一個房客是代表過去的自己,尋找自己初心的感覺,1901是作者朋友住處的房號,有次跟朋友在聊天,身邊有很多人離開自己家鄉,在異地居住,當生活上不是很順遂、很想回家的時候,只有自己一個人要面對這些事。
獨處時會思考自己為何在此,是不是還走在初衷的道路上。生活上會面對到很多負面的東西,因為自己一個人住,所以要自己消化吞掉,也擔心自己離家太久不知道家人好不好的感覺。
作者認為一個人居住的孤獨感會累積的,累積到一個程度可能心中小宇宙會爆炸,但歌中的主角最後找到了希望,帶有正面的意義:只要心不是孤獨到處都是他的家。
而光良也回想自己當年首次家鄉怡保到吉隆坡念大專的孤獨心情。特別是光良念的又是電子工程系,加上自己不是特別會社交的人,和同學間沒有太多互動與話題,還好當時可以跨系去參加別科系舉辦的音樂表演,讓他最孤獨乏味的大專二年生活,稍微有一點趣味和色彩。
新銳時尚攝影師周墨操刀
光良為〔絕類〕脫了 半裸蕨類遮臉成封面
圖鑑感作為專輯設計概念 蕨品精裝版處處巧思供歌迷收藏
光良新專輯找來新銳時尚攝影師周墨操刀,除了大手筆在棚內植物造景與大量蕨類植物的各種互動外,後來更靈機一動,讓光良脫了,裸出上半身,將蕨類披在身上,最後就用了這張半裸照選作封面,只是更有巧思的是,刻意用了一個葉子遮住自己的臉,想傳達:當網路被發明,社交軟體盛行,傳說當你認識六個人之後,就可以透過社交圈認識全世界。但,社交是必要的嗎?在都市叢林中做自己,用葉子遮住自己的臉,蕨類是原始赤裸,自我也是,蕨類在哪裡都很自在,總是能躲在舒適圈中找到最適合的生存方式,而我們,是不是也能夠當一個絕類。
專輯包裝設計師陳柏軒與田修銓以圖鑑感作為專輯設計概念,由外往內翻閱時可以發現,第一層映入眼前的皆為蕨類,第二層才能一窺歌手樣貌。封面外層透明封套使用感熱墨水印製蕨類植物圖樣,巧妙地疊上歌手樣貌,隨著接觸溫度的不同,蕨類顏色則呈現鮮綠色、枯黃色、乾褐色三種變化,呼應著植物生命階段的轉化。
專輯內十首歌的歌詞頁,依照每首歌的特質、詞曲概念,分別運用了不同的紙質觸感跟磅數,呈現與歌曲的連結感。
文 & 圖:XYmusic星娛音樂
購買好故事創刊號,支持我們繼續創作。記載在地故事,分享美好生活。
只要你的產品有好故事,歡迎洽談!任何有關產品詢問/企業策劃/品牌推廣/合作夥伴,請電郵 sayastories@gmail.com,我們會儘快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