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疫情造成的正常與不正常

Updated: May 21, 2020


我們如何走過馬來西亞的春夏

故事系列 ᅵ【電影】


撰/圖:阿良

畢業於砂拉越大學電影系,2018年和四個朋友創辦馬來西亞電影雜誌《無本》,並在2020年1月完成首部劇情長片《一時一時的》。

 

也許開始之前,我必須先分享我做電影的方式,因為這必然直接的影響疫情時刻,身為一名不顯眼的馬來西亞電影導演,對電影業和自身所帶來的直接關係。自從2015年大學電影系畢業後,我來到本地獨立電影公司(大荒)上班,待了四年。在大荒的時光,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電影。自然而然的,我就開始只做自己的電影,和只做我很要好的朋友的電影。

短片劇組幕後花絮


疫情給我最大的影響,就是我對於“正常”和“不正常”之間的看法。我一直覺得自己是不正常的(但我沒抗拒),我沒固定的工作,時常待在房間裏編寫劇本,看電影,去Ikea走走。當然,這和多數人是不一樣的,所以我才覺得自己是不正常的。這場疫情,造成很多人都必須待在家裏,做電影的人也必須取消所有的拍攝。大家呆在家裏這個行為在視覺上,讓我覺得自己正常多了,因為多數人的生活都一樣了,雖然只是暫時性的。這讓我開始感受到,所有東西都是沒有絕對的,都是遊走在0和1之間。世界的不正常,慢慢的,都會變成正常了。


例,會議、討論、上課、教學、分享、娛樂,統統都開始透過網路媒介來進行、操作。這將會是未來的一種正常。那…電影是否有辦法完全透過網路媒介來制作呢?別說不可能,只是我們的想象力有限罷了。


我們的馬來西亞電影


在馬來西亞做電影本來就是困難的,因為電影對大多數本地民眾來說,是一種可有可無的娛樂。所以本地人有機會做電影,肯定是上輩子修來的福。還記得封國前一天,我在士毛月的某個大天橋,拍攝Pei Szi在大同韓新學院的畢業制作《潺潺》,晚上八點拍完後,我們就從士毛月回到吉隆坡。第二天,開始封國。封國後,加上一些限制,拍電影這個行為都必須格外小心,因為拍電影本來就是一個群體活動。據說,很多在執行中的電影拍攝,需要停止,也有很多準備拍攝的團隊,也必須延後計劃。這對制作公司來說,無疑造成資金的流失。除此之外,數部本地電影如《瘋夏之箱》,《Roh》,《Takut ke Tak》等,無奈必須更改上映日期,規劃好的宣傳工作和投下的資金,需要重新計劃。



困在屋子裏的電影人,開始透過網路直播,分享電影制作和對電影的看法,間接的,透過網路創造一種電影學校。如馬來剪接師Isazaly Mohd Isa網上教剪接,Al Jafree Md Yusop導演和蔡順民導演直播分享自身對電影的看法,Dato Kamil Othman分享年輕電影人疫情後的命運,還有讀劇分享等等等等。這些資訊都來自四面八方,我們無法否認語言和生活環境造成的分割。一般上,華人都很難看到馬來人的資訊,而馬來人也很難看到華人的資訊。所以,不定時,我都會透過無本面子書分享這些直播,當作一個橋梁,建立一種馬來西亞電影界的關係。除了在家看電影,還可以網上學習新資訊。雖然多姿多彩,但我依然想念在士毛月的拍攝,我相信,所有的電影人,都期待這個群體活動再次出現。


新電影的誕生


危機就是轉機。我們必須有意識,接下來,群體活動將會是件有冒險性的行為,包括行動管制令後。那我們該如何繼續做電影?也許,我們可以提倡在極少人數的情況下,制作一部電影。這當然是有限制的,有些電影是制作不了。但重點是,做電影的人還是需要做電影啊,做電影是我們的一種熱情,沒有了熱情,那心怎樣點燃呀。就如我,還是會期待不停有機會做電影的一天。所以,我和好友葉敏茹開始有個計劃,在只有一個制作人,一個導演,一個攝影師,一個錄影師,和演員的情況下,制作一部電影。當然,我們將會設計數個規則,以讓這個計劃在我們的能力範圍之下有辦法執行。一樣的,別說不可能,只是我們的想象力有限罷了。


對我來說,做電影永遠都是“做電影”這個行為是最重要的,它是一種讓我的心有個寄托的無物。沒得做電影,就想辦法讓自己做電影。總是想東想西,讓自己和電影靠近多一點,就好像追女朋友一樣。

 

《無本》馬來西亞電影雜誌簡介:


無垠之地,無本之木—冒險的人不懼晃動。 中文撰寫,年刊形式。《無本》主要采訪馬來西亞電影工作者,收納作者們對本地電影的觀察敘述,記錄本地電影當下狀態,呈現鏡頭之後的人文風景。深度切入、紮實報導,乃《無本》核心精神,並集結本地深刻性、邊緣性、先鋒性等多種影像思潮,走入社會人群,與讀者交流,共同建構馬來西亞電影文化一種價值之可能。

創辦於2018年10月 / 第二刊2019年9月 / 第三刊,預計2020年9月


預購《無本》,支持在地電影雜誌


 

購買好故事創刊號,支持我們繼續創作。記載在地故事,分享美好生活。


「好故事」現已開放產品詢問咯。

只要你的產品有好故事,歡迎洽談!任何有關產品詢問/企業策劃/品牌推廣/合作夥伴,請電郵 sayastories@gmail.com,我們會儘快回覆。


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