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

南北大道怡保南部收費站旁有個小小出口,這個出口也是安邦的入口。只不過此安邦非彼安邦,這個不是吉隆坡的安邦而是怡保的安邦。
來到怡保安邦,就會看見一大片綠油油的柚子園。說到本地柚子,一般民眾都會想到這是打捫地區的獨家註冊商標,但柚子盛產地的具體地理位置,實際上是位於安邦地段,加上政治劃分的因素,以及為了和吉隆坡的安邦區分開來的關系,使得安邦柚子被冠上打捫的名字。
在安邦前往打捫的路上,就是有名的柚子之路,柚子街兩旁都是滿滿的柚子園。我想到專屬葡萄酒的法語詞匯,發音類似‘鐵花’的Terroir,也就是類似“風土”的意思。只有這裏的Terroir這樣的風土,才能種植和孕育出屬於這裏獨一無二得天獨厚的風味。
如果Terroir說的是葡萄酒的生長條件,那麼安邦柚子也通過它得天獨厚的香氣與口感,反映生長過程中遇到的土壤氣候、降水光照等綜合性因素帶來的地理特征。除了有厚德載物的先天自然風土條件,還要有自強不息的後天人文意涵,說的就是柚農在培植過程所遇的種種挑戰,以及堅毅不放棄的精神。聽過柚農種植過程的分享之後,日後品嘗的除了是柚子的美味,還有柚子的故事。
有故事的地方,還包括了位於安邦新村半路上的心意佛院。這個擁有四十五年歷史的藏傳佛教聖地,除了有全東南亞最高的佛塔,還有每年吸引無數信徒前來的衛塞節曬佛活動,雖然這些活動因為疫情停辦,但也讓這隱世於幽靜世外桃源的佛寺聲名遠播。
除了心意佛院,這一帶也有各式佛院供參拜,有的人可以祈求天下太平、有些人可以追求心中平靜,其他宗教信仰或沒有宗教信仰者,可以欣賞多元在這個土地紮根。心靈豐盛富足者可以到附近的伊斯幹達馬場,在景色怡人原始小山旁下的草地,雖沒有萬馬奔騰,但可以騎著善馬碎步欣賞山清水秀。
有時候還可以看到鄰近的居民,來到依山的湖邊垂釣,證明這裏水清,但還是有魚。除了有魚,依著山邊的崎嶇小路進入的樹林,其實還暗藏一片胡椒園。這裏的胡椒樹,有兩個人加起來那麼高,好像呼叫人們回來發展家園,或品嘗家鄉美味。胡椒園主說這裏的胡椒品質媲美我國胡椒出產地,有黑胡椒也有白胡椒,但是沒有灰胡椒因為種胡椒沒有灰色地帶。
重新發現安邦之旅,下一站來到了新安邦巴剎。在那邊和熱情的攤販發聲招呼,聽居民高聲談論家中日常的環境下,品嘗全馬僅有怡保人獨創的冬菇醬汁豬腸粉。至於為什麼是冬菇醬汁?想必是從瑪麗亞兄弟的遊戲中得到啟發,希望家中小孩吃了冬菇可以快高長大打魔獸救公主。
有趣的是,可能後來當地小孩長大後發現社會變了樣,和想像中不大一樣,還研發了混合咖喱甜醬醬油等混合式吃法,簡稱“混醬”,暗喻把混帳吃進肚子,這樣就不會吃出一肚子氣。有些人吃豬腸粉還會加上咖喱豬皮,當地居民還說豬腸粉當然要配豬皮因為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或許有人會納悶,新安邦巴剎明明就高掛著1964年間大大個“新暗邦公市”字眼,從此暗到彼安,就像從此岸到彼岸。原來這個地方一開始被稱為“暗邦”,經過日據和立百病毒之後,如今已是安居之邦,簡稱“安邦”。
安居樂業不再暗無天日之後,可以品嘗這裏獨有的椰殼燒肉,第一次吃手工燒烤的燒肉還能吃出南洋風味。喜歡吃燒臘的朋友,還可以到鄰近的新揚威燒臘飯店,品嘗琵琶燒鴨的滋味。你會發現,吃燒鴨不需要雞同鴨講,卻好像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的藝術享受。
如果要為安邦尋寶路線圖畫上一個完美的休止符,可以在一天結束前來到距離“柚子路”不遠的“花園路”,路上兩旁除了種滿各式盛開怒放花朵的花園,也有一些躲匿其中的餐飲據點。 Asow園藝玻璃咖啡館除了可以讓你發掘園藝種植的美好,也可以品嘗在地食材烹煮的美味佳肴。
說到這裏,山山覺得怡保安邦雖然一直安靜躺在這裏,卻是等著你來發掘她的美麗。來到怡保安邦,你會發現感覺和體驗都很棒!
「山山講古」是霹靂州社區(務邊、昆侖喇叭、新邦波賴和安邦)的創意平臺。
提案人:
1)霹靂務邊區國會議員李文材
2)霹靂新邦波賴州議員陳家興
3)霹靂迪遮州議員黃詩情
策展單位:
1)好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