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山山講古」提案人 - 霹靂迪遮州議員黃詩情


很多年前,在我開始接觸務邊時,有一次和一個約莫六、七歲的小朋友聊天,隨口問起她長 大後的志願是什麼。只見那名活潑愛笑的小女孩不假思索、雀躍地回答:「我要去餐館捧餐!」彷彿那是她心中一 早已鄭重作出的決定。即使後來我的身份由助選團變成國會議員助理、再變成州議員,這段對話還是不時會浮現我腦海中,當時的畫面也一直歷歷在目。


小女孩的志願是什麼,其實並不是重點,畢竟我相信職業不分貴賤。一直縈繞我心頭的是一 連串的自我拷問:我們這些走在她前面的大人們,究竟給了她一個怎樣的世界和明天?我們有沒有盡力讓社會變得更好,讓她能夠有更多選擇?我們有沒有為她打開更多想像和可能,讓 她自由地去追尋未來?

務邊比怡保更早開埠,當年因為蘊含豐富錫礦而曾經流傳著 no tin no Gop eng (沒有錫礦 就沒有務邊)這句話。80 年代國際錫市崩潰後,也造就了我國最早的「跳飛機」潮。拉灣古 打新村甲茶室老闆的女兒去了愛爾蘭十多年,每隔幾年的農曆新年才回家一 次;榮豐園有個 村民外號叫「日本 」,因為以前曾經在日本當建築工人;新咖啡山新村安娣說孫子打算中學 一畢業就到新加坡找工。每個人的軌跡都那麼不同,又如此相似。長大後離鄉背井不知不覺 成為了一條必然的路,一種集體的宿命。未來,還能有其他可能嗎?


作為人民代議士,除了處理民生投訴和各種大小課題,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和社區營造更是重要的任務。青壯人口大幅外流的社 區,只剩下老人與小孩留在家鄉,守著湮沒的歷史和悠遠的故事。我們常把「希望在外工作的遊子能夠回鄉發展」掛在嘴邊,但是為什麼要回來、回來能做什麼、回來後能否長久 …… 在在都是最現實最迫切的問題。


雖然擺在面前的難題很多,但與其糾結於半個空杯,倒不如從半杯水去探索和行動。於是我們有了「山山講古」這個企劃, 目的希望打造專屬的社區品牌和創意平台,讓更多人從不同視角去發掘這個沉睡中的美麗社區。從風俗文化、好山好水、道地美食、優質產品等等,藉由推 廣這一系列代表著社區面貌的元素,去建立大家的連結和認同,並且協助促進地方經濟。

路也許遙遠,答案可能難尋,但是我想最重要的是踏出關鍵的第一步。我们无法拷贝他人的 成功,唯有一步一腳印,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山山講古」是霹靂州社區(務邊、昆侖喇叭、新邦波賴和安邦)的創意平臺,協助在地內容、產品、旅遊、品牌的故事包裝與行銷,促進在地經濟,推廣在地文化與特色,打造地方創生。


提案人:

1)霹靂務邊區國會議員李文材

2)霹靂新邦波賴州議員陳家興

3)霹靂迪遮州議員黃詩情


策展單位:

1)好 故事


瀏覽更多:

《山山講古》FB

《山山講古》IG

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安邦

bottom of page